巧梳云鬓的意思_巧梳云鬓的出处
关于步摇首饰的点滴记忆
步摇一词,往往令人们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据《释名·释首饰》所述,步摇是古代女性头饰的一种,其上垂有珠饰,随着步伐的移动而摇曳生姿。这种首饰自汉代以来便广为流传,历朝历代都有所创新。尤其在唐代,步摇从贵族的专属走向了平民百姓。
在1956年,一支四蝶银步摇出土于安徽合肥的南唐汤氏墓中。这支步摇的设计巧妙,构造独特,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相似的款式也在《簪花仕女图》中有所体现,仿佛画中女子正佩戴着这款首饰。至宋代,虽然花树钗逐渐消失,但银镶水晶步摇依然流行,且在形式上与花树钗有所共通之处。
在宋代的日常生活中,银钗似乎成了妇女们的必备之物。据陆游的《入蜀记》记载,即便是卖酒的妇人也会在发髻上插上多支银钗,可见当时银首饰的普及程度之高。与唐代的纯金纯银饰品相比,宋代的银器多采用鎏金银制品,不仅价格更为亲民,而且在外观上与纯金饰品不相上下。这种趋势使得簪钗等发饰设计不断创新,各种新样式层出不穷。
1983年在浙江永嘉发现的宋代窖藏银器中,各种簪钗样式琳琅满目。其中一些簪子上刻有字样以示出处,如一支银鎏金并头楼阁簪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而不仅仅是簪钗,臂钏等臂饰也是当时女性常用的装饰品之一。臂钏的形态优雅,如柳叶般展开,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婀娜。历史上,陕西扶风寺曾出土鎏金银臂钏,它们光华四溢,显示出古时匠人的巧思和匠心独运。
在古代诗文中,臂钏与簪钗等共同构成了时代女性的附属意象。诗人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佩戴这些首饰的美丽姿态和动人场景。这些首饰不仅是女性的装饰品,更是那个时代女状态的体现和时代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