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是什么意思_上阕和下阕的含义


在网络及各类资料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服阙”与“服阕”两种书写方式,那么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书写呢?“阙”与“阕”这两个字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让我们一同来探讨。

一、关于“阙”字的多元用法

(一)“阙”字的读音为quē

(1)缺点、错误:在古代文献中,“阙”常常被用来表示缺点或错误,例如:“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自诸葛亮《出师表》。

(2)豁口、空缺:在《水经注》中描述的连山,无任何缺口的地方,便用到了“阙”字。

(3)损害:在某些古文中,“阙”也表示损害之意,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阙”的另一种读音为què

(1)宫殿、祠庙前的台榭:在古代,宫殿前通常会有高台,左右各一,并建有楼观,这种结构在文献中常被提及,如“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

(2)帝王居地的代称:在古代文献中,“阙”也是帝王所在地的代称。

二、关于“阕”字的主要用法

(1)“阕”字读音同样为què

(2)“阕”常被用来表示停止、终了,如乐章的结束便称之为“乐阕”。

(3)量词:“阕”可以作为量词,用于表示歌曲或词的量,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也称为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三、“服阙”与“服阕”的选择

在特定的语境下,“服阙”与“服阕”均有可能出现。但当我们提及丧期结束的概念时,更常用的是“服阕”,同时“服除”、“免丧”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在描述丧期结束的场合,“服阕”的书写是正确的。

“伏阙”一词则特指拜伏于宫阙之下,多用于直接向皇帝奏事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