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无酒过清明全诗_无花无酒过清明打


《清明之境》

【宋诗重现】王禹偁篇

无华无酒,清明却至,心境淡然如山野隐士。

前日从邻所求得新火种,晨曦初露便燃灯以研读。

译文诠释

在清明节这一天,没有鲜花的点缀,也没有美酒的陪伴,心境宁静得就像山野中的僧人。

前一日从邻居那里讨来了新的火种,当黎明的曙光初现,便在窗前点亮一盏灯,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

词句注释

“兴味”:指情绪、趣味。

“萧然”:形容清净、淡泊的情景。

“新火”:按照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止点火,而清明当天则重新生火。

深度赏析

此篇为宋代诗人王禹偁笔下的清明诗作。诗中所描绘的清明,带有一种孤独落寞的氛围。对于王禹偁而言,这是他人生中首次被贬谪的经历,心中难免有些许不适应。正是这种不适应,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写下了这首富有深意的清明诗。

首句“无花无酒过清明”,直接点出了诗人清明节的孤寂境况。而“兴味萧然似野僧”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境的淡泊与清净。这两句诗,仿佛在诉说一个没有鲜花与美酒相伴的清明节,诗人的心境就如同山野中的僧人一般清净冷落。

接下来的“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从邻居那里讨来的新火种,让诗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而清晨便燃灯读书的情景,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逆境中不断努力、不向命运低头的士大夫形象。即使身处落寞之境,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通过读书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启迪。这种积极向上、昂然奋发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