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数是什么_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公式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其微观粒子间的关系。

2. 学生将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并建立实验误差分析思维模型,能够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导学

一、物质的量浓度概述

1. 含义: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2. 表达式:B = n(溶质) / V(溶液)。例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¹。

【核心归纳】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注意事项:

(1)浓度不因所取体积不同而变化。

(2)找准溶质。

(3)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4)对于气体溶质,不能简单地将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相加。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是连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理量的桥梁。

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模型:通过化学方程式,利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三、容量瓶与溶液的配制

1. 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 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并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

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算、称、取、溶解、转移、定容、摇匀等。

四、误差分析

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典型例题]

配制溶液及溶液浓度的相关问题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