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计算基数公式_3W月薪公积金有多少


公积金在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结构中具有显著的地位。我的住房由每月的公积金来划转,这大大减轻了我个人的还款压力。记得在2012年购房时,我了31万元,共计300期,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约1600元。由于我的公积金每月达到2000元,几乎所有还款都由公积金支付,且还有余额剩余。公积金的利用效果显著,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月收入为5000元的情况,每月的公积金缴存额是如何计算的呢?

实际上,公积金的缴存额是由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共同决定的。缴存基数通常是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并且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限定,例如在我所居住的地区,缴存基数的下限为1670元,上限为22779元。缴存比例则是由个人和单位共同决定的,通常在5%至12%之间。

以月工资5000元为例,我们可以将此作为缴存基数进行计算。若选择较高的缴存比例12%,那么个人和单位每月需分别缴存600元,总计双边公积金为1200元。而若选择较低的缴存比例5%,则个人和单位每月分别缴存250元,总计双边公积金为500元。由此可见,缴存比例对实际缴存额的影响相当大。

在考虑公积金计算时,除了月工资外,其他收入如年终奖等也可能被纳入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中。例如,若上年的年终奖为20000元,那么当年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可能会调整为更高的数值。实际缴存额可能会在更高的范围内。

部分单位还会为员工缴纳补充住房公积金。补充公积金与住房公积金类似,也是一种长期的住房储金。其月缴存额取决于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和单位确定的缴存比例。若按最高9%的比例计算,月工资5000元的情况下,双边补充公积金为900元;若按最低1%的比例计算,则为100元。补充公积金的实际金额可能在100元至90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