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科目_6个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企业所有者权益,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代表着企业总资产扣除所有负债后,由公司股东所享有的净值。我们常将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部分。这是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基础。当股东为了创建或参与企业,向其投入资金时,这部分资金就构成了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的比例,也就是股东的出资比例,成为了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发放的基准。

公司成立之初

二、资本公积。当企业收到的投资价值超出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时,这部分溢价会被计入资本公积。那些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会被记录在资本公积科目下。

三、盈余公积。这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并留存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按照相关规定,企业需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10%)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当这一积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暂停提取。企业还可根据股东或股东的决定提取任意公积金。

四、未分配利润。这是企业在未来年度中进行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基于期初未分配利润与本期实现净利润的累加,再减去各种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基于上述组成,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为:所有者权益等于实收资本加资本公积加盈余公积加未分配利润。从概念上理解,其公式亦可简化为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

在探讨所有者权益的计算过程中,需注意未分配利润可能是负数,即公司可能存在亏损。当公司累计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及盈余公积的总和时,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便会呈现为负数。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作公司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