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杏花填空_杏花什么四字成语
清明时节,雨丝如织,行人步履匆匆。
诗云:“借问何处酒家好?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之景,恍如眼前。
杏花初绽,或深或浅,其色淡雅清新,红则妩媚浓艳。雨中的杜牧春衫湿透,此刻他只愿寻得一处小酒店,以避风雨、暂歇愁绪。
正当偶遇戴笠披蓑的牧童。那牧童话语不多,“杏帘招客饮,望中见山庄”。他随意一指,便是一首被清明雨淋湿而透出酒香的诗篇。“杏花春雨”之情,便在丝丝雨意、长长柳条间,长留于心。
诗人之句俯拾即是。古诗中多述及酒中趣事。但只有这首诗,能将清明之雨、杏花、酒与诗永恒地联系在一起。杏花之美,妩媚春意,耀眼千年,永存于人们心中。
“杏花春雨江南”,此情此景已成春色江南的代表。那的杏花在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竞相绽放。一束束的杏花,于村野山涧、田间地头、溪旁路边,绽放得如此自然。
含苞待放的杏花最美,红点点、红嫣嫣。在轻阴的池馆旁、微雨的花梢上,那应时而放的粉艳杏花,如豆蔻少女般清纯可人。
每一朵杏花都仿佛盈满了一坛竹叶青色的陈年老酒。那日杜牧定是醉意阑珊,诗兴大发,于那湿漉漉的粉墙上挥毫泼墨。虽然后世传颂其诗时遗漏了“杏花村”的具置,但这反而引发了更多人的兴趣。
后人的诗作中也不乏关于杏花的佳句。“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坛朝罢对花披”,将杏花之灵动表现得如此空灵蕴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又把人们带入一个诗意盎然的春天……
无论是莒南县的朱少华老师还是其他文人墨客,他们笔下的杏花都如此清丽、明媚、温馨、静谧、深婉、飘逸。每一朵杏花都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李白的《静夜思》与杜牧的《清明》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是唐代小诗中的佳作,更是文化的瑰宝。
请珍惜这份春的馈赠,让我们一同沉浸在杏花春雨的诗意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