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诚不欺我下一句_人不欺我最经典十句话


近日,我时常被一句话所触动——“古人诚不欺我”。为何会这样感慨呢?在我研读了《苏东坡传》之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前些日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阳光洒落,烟雾被染成了紫色,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当春天的气息在河畔弥漫,那些熟悉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又在我心中泛起涟漪。而当我们放眼望去,三山五岳的壮丽景色,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在我耳边回响。如今,我明白了,古人所言非虚,只是我以前未曾领悟其深意。

古人的行千里,并非依赖现代的机械与科技,而是依靠孤舟、马车以及坚实的步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不仅是行动的哲理,也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出游时,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触?为何在车厢或机舱内,我们都喜欢靠窗而坐,不就是为了能一览窗外的风景吗?当我们亲自抵达某个景点,虽然眼前所见令人震撼,但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往往是那些路上的风景。

如今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日行千里已成常态。这样的行程怎能与古人的漫长旅程相提并论?书中记载,苏轼及其家人在的途中,行程长达一千一百里,其中七百为水路,四百为旱路。他们从十月启程,次年二月才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行程,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历练与体验。

相较之下,我们短短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抵达目的地。这样的速度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又怎能去发现和感悟呢?“古人诚不欺我”。因为那是古人亲身体验、亲眼目睹、深切感受的,所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才能流传百世。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让我们怀揣敬畏之心,期待更多古人的智慧与经验能够继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