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怎么读_镳怎么读什么意思
在文化的丰富词汇中,有一个成语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分道扬镳”。这个词语原本指的是分别行走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后逐渐被用来形容因志向、目标各异而各自走开的人或事。成语虽短,却含义深远。
让我们回溯一下历史记载,《魏书·河间公齐传》中有句:“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此言一出,仿佛为后世描绘了一幅因目标不同而各自启程的生动画面。
或许你会好奇,“分道扬镳”中的“镳”究竟为何物?“镳”在古代与马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镳”指的是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这种马具在古代的交通工具和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久前,在郑州博物馆举办的“追迹文明——新河南考古七十年展”展览中,展出了不少与马有关的文物,其中就包括西周中期的“镳”。这件文物置于马嘴的两侧,用于固定马衔(即马嚼子),并连接着马缰绳,是古代骑马文化的重要见证。
想象一下,在古代的战场上或者驰骋的道路上,马的左右两条缰绳通过与镳的连接,骑手们可以轻松控制马头的方向,从而指引马匹的前行方向。这正如同成语“分道扬镳”所描述的那样,当意见不合时,就如同各自拉动缰绳,马头便朝着不同的方向扬起,象征着分道而行。
几千年来,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在古代的战争、交通还是日常生活中,马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马相关的字、词、成语也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