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出时间_二十四节气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节选自《月令七十二候得集解》
“夏至”,即为夏天的到来,至为极也。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即为夏至节气。这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天正式来临。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正午时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节气物候】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这表示随着阳气的逐渐减弱,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受到逐渐增强的阴气而开始鼓翼鸣叫。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欢阴凉的草,它通常在夏至开始生长,因为此时夏天过半。
【节气气象】
夏至以后,虽然白昼逐渐变短,但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热,高温会持续。因此有“不过夏至不热”的说法。人们会感到频繁的雷阵雨带来的短暂凉爽,但这也加剧了空气的湿度。
【节气文化】
1. 祭神祀祖:自古以来,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
2. 夏至南北要吃面:自夏至日起,许多地区都有吃面的习俗,尤其是新麦登场后。
【节气养生】
1. 保护“阳气”: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人们在饮食上要避免过于寒凉的食物,以免伤害身体的阴阳平衡。
2. 养心为主:夏季养心为重,应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保持心境平静和快乐。
以下是部分保留的古诗词和古代名人的诗句: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