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v10处理器_手机CPU天梯图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评估CPU的优劣并不需要深入理解制程、架构、IPC、能效比等复杂概念。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初步判断。
问题一:工作效率是否出色?
问题二:游戏体验是否流畅?
问题三:功耗和温度控制是否得当?
Ultra 200S系列最近推出了三款处理器:Ultra9 285K、Ultra7 265K和Ultra 245K。经过实际测试,这些处理器表现出两个显著优点和一个需要关注的缺点。
优点一:工作能力强大。
在采用默认设置的情况下,Ultra9 285K在x264、x265、Pov-Ray、V-Ray、Blender、CINEBENCH等专业测试中,平均性能比酷睿14代i9-14900K高出约17%。尽管两者都拥有24个核心(8P+16E),但前者没有采用超线程技术,且睿频稍低,这显示出新架构的高效率。
在核显性能方面,Ultra9 285K的3DMARK time spy分数是酷睿14代i9-14900K的2.8倍,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其在图形处理方面的优势。
优点二:功耗低,温度控制佳。
实测显示,Ultra9 285K的CPU平均游戏package功耗仅为79W,远低于i9-14900K的152W。这表明在保持高性能的该处理器能有效控制功耗,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样,当使用360水冷散热时,Ultra9 285K的游戏平均温度仅50度,这一温度足以证明其优秀的温度控制能力。这样的温度和功耗表现意味着,用户可能只需采用成本较低的百元级五热管风冷散热即可满足需求。
缺点一:游戏性能相对不足。
尽管Ultra9 285K在技术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游戏测试中,其性能仍有所欠缺。在多个3A游戏中,以2K分辨率运行时,该处理器的性能较i9-14900K约低4%。这可能与内存延迟较大和睿频较低有关。
具体来说,14代酷睿的内存控制器位于CPU内部,而Ultra系列采用模块化设计,内存控制器位于SOC模块中。这可能导致CPU访问内存时需与SOC模块进行通信,从而增加内存延迟。据超能网测试,使用DDR5-7200 CL34内存时,延迟增加了约24%。这对于依赖低延迟内存的游戏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在桌面处理器领域,Ultra 200S系列以其卓越的技术指标和能效比在X86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除了技术上的优势外,游戏性能同样重要。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游戏性能是选择处理器时的重要考量因素。Ultra 200S系列在追求技术突破的也需关注游戏性能的提升,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