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柏利和巴宝莉的区别_博柏利的logo图片


自从Burberry经历了去年十月的创意总监换届之后,许多网络用户都在密切关注着品牌的新动态。

未曾等到新总监的设计亮相,却先被一个令人瞩目的大新闻所吸引:Burberry竟然清空了所有社交媒体账号,一连发布了12张全新的视觉作品,并再次更换了Logo。

经过五年沉淀,那套深、以黑色、无衬线、纯字母标志为代表的视觉形象,如今已换成了皇室蓝背景的战马骑士图腾及品牌英文名字的加厚复古样式。其中尤以两撇衬线之下的"B"字母,明显采用了的工艺手法;拉美特单词“PRORSUM”的字距处理也更人性化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视线延伸度。

这次调整一经曝光,就在全球各大社交平台引议。对于新旧形象的变迁,网民的反应颇为两极化。有人不解发问:“这不是才刚刚更换不久吗?”也有人调侃:“新的字体真丑,就像啤酒品牌的标志。”也有人欣赏马标并期望能够为不同场合选用不同Logo以适应不同场景。但大多数人的声音是支持这次Logo的更换。

他们认为新Logo回归了Burberry的英国魂本源,比旧款更具个性。更有网友表示,只要品牌不再执迷于无衬线的极简设计,便能重获人心。回顾品牌前几年轰轰烈烈的标志更迭现象,此番换标也是品牌的战略举措之一。

追溯到2018年,当时的创意总监Riccardo Tisci希望打造出国际化、年轻化的品牌形象,毅然将原本的无衬线扁平化作为了新的设计方向。他摒弃了品牌已有20年的战马标识,并邀请设计师Peter Saville打造了一款粗体纯英文字母logo;并且还重新定义了品牌的代表图案,将其从经典的格纹图案替换为创始人Thomas Burberry的名字缩写。

然而经过五年时间的沉淀,这一系列的标志并没有为品牌带来预想中的大火效应。“TB”图案反而被人们戏称为与淘宝、Tory Burch等品牌相关联,而与Burberry本身却无直接联系。品牌的高层领导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更换创意总监为Daniel Lee。

新任创意总监后,迅速恢复了Burberry的经典徽标——那个最早创建于1901年的骑士战马标。这一经典形象回归后,老粉们仿佛找回了Burberry的独特韵味。新图标在细节上做得更为丰富,线条更具统一性,突出了略粗的"B"字母及“PRORSUM”字样;“PRORSUM”的排列方式也更为清晰易读。

与此Burberry的英文字体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的粗体极简风格转变为如今细长秀雅的风格。这种新老元素的融合使Burberry的形象既古典又现代。Daniel Lee的这一波操作无疑是在向过去致敬的同时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使得外界猜测:Burberry是否会引领奢侈品牌进入衬线字体标志的复兴潮流?

放眼时尚界,其他大牌的Logo也在经历着相似的变革。例如以小红鞋闻名的Salvatore Ferra就改名为FERRAGAMO并跟随潮流采用了无衬线Logo设计。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越来越多的品牌似乎正在趋向于采用同一风格的Logo设计,导致各个品牌之间几乎难以区分彼此。这样的趋势无疑加大了消费者的认知难度和识别成本:曾经看个标识就能知道品牌名如今要细看才能确定。

尽管如此,各大品牌依然在努力寻求全球化、拥抱新世代的机会。但并非所有品牌的更新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品牌的Logo更新后反而显得山寨化或与其他品牌混淆在一起成为无法分开的意难平组之一便是不久前“痛改”Log设计上最具意难平的名号之一的YSL同样屡被网络调侃和比较其他品牌logo的变化:其Logo的设计依然保持着纤细、、锐气逼人的特点但一看到Logo就仿佛“东方不败成了令狐冲”般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