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节目制作_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是冷门吗
影视:70余家单位齐心维护权益的传媒产业大环境
如果你经常沉浸在短视频的海洋中,你或许已经察觉到,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充斥着大量由影视作品剪辑而成的短视频。无论是热播大剧、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还是那些被时光遗忘的冷门影视片段,无一不能成为剪辑的素材。
当前,这类短视频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出于对某部影视作品的热爱,创作者们选择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那些脍炙人口的情节;另一类则更注重商业考量,通过捆绑热播影视作品的热度来吸引关注和流量,进一步通过剪辑进行商业盈利。
甚至有观众直言,正是通过浏览这些剪辑后的短视频,他们才得知了哪些新剧值得一看。
现今风向似乎有了转变。这些主流平台及自媒体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这些短视频的制作似乎太过简单和便捷,几乎没有技术或成本上的阻碍。通常只需在原有影视作品的基础上稍作二次剪辑,比如单独剪辑某个角色的片段、整合不同作品进行再创作、或是解读原作内容,再加上些许字幕、配音和背景音乐即可完成。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工作完全依赖于免费软件即可实现,除了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外,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操作。
近年来,为了规范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关文件接连。记得在2018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这一文件就明确指出,对未经授权的视听节目抓取、剪拼和改编等行为加以严格禁止,同时要求不能截取部分节目片段后拼接成新节目进行播出。而在2019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更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规范,明确表示对于未经授权而进行的剪辑、切条、搬运等行为的短视频作品将面临严厉的措施。
这一系列的调整和行业规范,无疑为影视与短视频的交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在保护原创版权的如何平衡创作者的权益与公众的观影需求,如何确保短视频内容的多样性与质量,都是当前传媒行业亟待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