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春风得意出自哪里_春风得意比喻什么人物
唐代诗坛,如梦似幻,群星璀璨,各有千秋。若以武侠世界之比喻来述之,可谓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一类如杨过那般天赋异禀,自幼聪慧过人,成就斐然。如王勃,年少成名,便显露出不凡的才华;又如李白,蜀地中突然出现的文学奇才,令人瞩目。更有甚者,一生仅作一两首诗,便名垂青史,成为永恒的诗坛佳话。
另一类如郭靖一般,并非天资出众,但拥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精神。如贾岛、孟郊以及众多勤勉努力的诗人,虽非天选之人,却也能在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两种类型中,前者是人们仰望的天才,后者则是身边的普通人。对于天才,人们多抱以敬畏之情,而对于普通人的成功,虽有时会带有文人的刻薄评价。但今之论者,欲言及孟郊之故事。
公元796年,孟郊进士及第,作《登科后》一诗,至今广为传颂。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已成千古佳句。而在诗词上,此诗更曾成为考题。诗中字句简单易懂,但其中所寓含的欢愉之情跃然纸上。
此诗在宋代却遭到一些文人的非议。他们认为孟郊情绪难以自控,得失之间变化太大,不够成熟稳重。但若深究其背景,便会明白他们的评价实属片面。
孟郊的生活并不容易,家境贫寒,靠母亲抚养长大。他并非天赋异禀的诗人,而是经过多年的磨砺和努力才有所成就。他的诗作真实、率直,饱含情感。他的《游子吟》、《劝学》等作品流传千古,令人敬仰。
对于那些批评他的宋代文人,或许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孟郊那样坚持和努力。孟郊的诗作在唐代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这首《登科后》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衍生出两个成语,正是因为其真实和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