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扩散需要能量吗_胞吞胞吐需要能量吗


人教社自2004年起推广的高中生物教材,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多次微调,相较于初版的教材,2019年新修订的版本则有了更为显著的变革。材不仅在编排体系上进行了大的调整,内容上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在开始使用材之前,了解这些变化,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考虑的。

旧版教材包括:2004年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适用于高一),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同样适用于高一),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适合高二学生),以及针对不同年级的选修内容。而新版教材则重新划分了结构,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仍沿用,但必修二变为《遗传与进化》(依旧适用于高一学生),选择性必修课程则有新的设置。

在四川省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旧版教材的使用方式是,高一上下期分别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高二则开始必修三及选修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紧张,常会将部分内容留至下学期。而关于选修二和选修三的内容,多数学校仅选择上选修一的高考相关专题。至于未来四川省将如何安排使用2019年版高中生物教材,值得期待。

一、内容调整

新版教材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移动、删除和增加。移动的部分包括第1章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若干章节的顺序调整。删除的内容涵盖了第1章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等具体条目。而增加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如第2章关于水的相关知识、第3章的细胞结构细节、第4章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这些增补使得教材内容更为完善和深入。

二、细节优化

细节方面也有不少调整。例如,“蓝藻”更名为“蓝细菌”,更科学地反映了生物分类;“细胞中水的含量”的百分比数值进行了微调;光合作用的部分增加了“希尔反应”“阿尔农实验”等科学史内容;还有诸如“着丝点”改为“着丝粒”、细胞方式的明确描述等。这些细节的调整使得教材更为精准和科学。

总体而言,新老教材之间既有延续也有创新。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熟悉材的变化,灵活运用其内容,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