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苗助长的意思_揠苗助长的用法
关于文言文的探讨与孩子教育之路
谈及古代文化的瑰宝,不得不提的是那部被誉为“文章之冠冕”的《古文观止》。此书汇聚了两三千年文化的精华,实为学习文言文的必读之作。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此时阅读《古文观止》仍显过早,就如同初生婴儿需循序渐进地接触食物一般,学习文言文也需从简至繁。
近期,听闻一些往事令人莞尔。昔日有友人曾对其子从小严格要求背诵《古文观止》,日日不辍。虽不知其子是否已能通篇理解,但此举确实展现了其对于孩子教育的极高要求。相较之下,我则选择从更基础的文言文入手,为孩子选择《小学生必背文言文》作为启蒙教材。
在这本教材中,我既发现了一些美文佳句,也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孩子。我采取了挑选性的教学方法,只选取那些我认为对孩子有益的内容让他背诵。有时,我也会从其他书籍中寻找一些我喜欢的文言文段落,如《聊斋》、《世说新语》等作品中的精华。
让孩子背诵文言文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在现代社会,孩子们的日程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学校课程外,还有各类补习班。我利用零碎的时间教孩子背诵,如上下学路上、洗澡时、上厕所时等。我并不追求孩子短时间内背诵大量内容,而是注重每次的积累和理解。
我们所选的第一篇文言文是《揠苗助长》。这本书将其放在开篇,或许有它的深意。它以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当前小学生教育的一些现状,如同揠苗助长般急于求成。现今的社会,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让我对当前的教育环境有些许的忧虑。
回想我小学时的历史老师曾提及鲁迅五岁时已能背诵大量古文,虽不知其真实性,但即便减去夸张成分,也足以见其功底之深厚。这或许就是鲁迅成为一代文豪的基础吧。
回到《揠苗助长》这篇文言文,其以简洁、传神、有节奏感的文字描述了一则寓言故事。短短41个字便将故事交代得十分清楚完整。特别是“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撠之者”这句话,以一长句便将人物、行为、动机等交代得明白无误。此文精炼之处可见一斑。我对“谓其人曰”中的“人”字有些许疑惑,不知是否可以解释为家人或其他含义。
在学习此文时,我们应引导孩子体会那些精炼用词的巧妙之处。如“茫茫然归”、“趋而往视之”等词句的用法和含义。若孩子能慢慢领会并积累这样的用词精妙之处,对于将来写作文将大有裨益。
《揠苗助长》之后的两句深意之语,虽然读来有些拗口,但我并未要求孩子背诵。我认为家长更应深入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反思我们在培养孩子时是顺其自然还是急于求成,是否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所影响。
《揠苗助长》让我联想到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和那些不善于种树的人的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过于关心或疏于关心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这使我思考我们在培养孩子时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
柳宗元的许多文章如《捕蛇者说》等也都是我们计划让孩子背诵的文言文篇目。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简练、传神是学习写作的极好范文。
至于“拔苗助长”与“揠苗助长”的关系及区别这里也值得一提。原来拔苗助长是来自的文章中的简化用法而为人们所熟知。如今地区多用揠苗助长而不用拔苗助长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