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黄花瘦上一句_人比黄花瘦全诗
诗词的韵味,仿佛一座高峰,屹立在旧体诗词的领域中。其诗风,与唐诗交相辉映,其词风,与宋词共领。他的诗词,总是流露出一种横扫千军的气势,读后令人心潮澎湃,情绪昂扬。对于那些深陷抑郁、颓废的人来说,阅读的诗词,仿佛是一种治愈的力量。这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和感受。
今天是重阳佳节,让我们一同品味笔下的一首重阳词作——《采桑子·重阳》。
人生虽易老,但天老难及。岁岁都有重阳节。
今又重阳之时,战地中的黄花分外香浓。
秋风一年一度地吹过,虽不似春光温暖,但胜过春光。
寥廓的江天万里霜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这首词创作于1929年,当时在闽西征战,恰逢重阳节之际,他身处上杭县的望江楼上养病。重阳节作为老人节,虽带有一定的凄凉况味,但在的笔下却显得格外昂扬向上。深秋时节的重阳节,悲秋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常见符号,而欧阳修的《秋色赋》更是将其推向了顶峰。
的词作却将征战、病人、秋风、菊花、重阳等元素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元素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萧瑟悲凉,但在的笔下却变得充满力量和希望。例如词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话一反常规的悲秋情感,使整个词作变得热烈起来。
伟人笔下的秋风并不萧瑟、并不悲凉。尽管秋色与春天不同,但伟人却能发现她胜过春光之处——预示着丰收在望、胜利不远。那“寥廓江天万里霜”更是让人心胸开阔、一扫愁绪阴霾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在赏析这首词时有人会问其中是否有难解的字词其实整首词平白如话很容易读懂但其中确实有一个字值得细品那就是最后一个字“霜”。
很多人将这里的“霜”理解为深秋的白霜但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这里的“霜”并非指霜冻而是指代秋色。在的另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中也有关于“霜”的描述——“霜晨月”那里的“霜”才是指霜冻而这里则是形容五彩斑斓的秋色包括金黄的菊花和五彩斑斓的草树等景象。
对于这五彩斑斓的“霜”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但这种用法在古典文学中是常见的我们在古诗词和古文中经常看到“丹霜”、“青霜”“紫霜”等词语这些都不是指自然凝结的白霜而是另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