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公司背景分析
针对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朱江洪的每次公开露面总是避免不了与格力相关问题的追问。在今天的6月30日,他在一次活动中也展现了他的“答问三部曲”:
他先是以一句“历史是最好的证明”作出的踌躇;接着用他一贯的态度表示“事实就是事实”,无惧质疑和谣言;再是果断回应:“对于某些说法,比如提及1997年前格力处于亏损状态,那完全是不实之词。事实上,早在1996年,格力就已跃升为行业领头羊,如何能够接受持续亏损的指责?”
同日午后,朱江洪作为主讲嘉宾出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中智华纬·华工十年百期企业家峰荟”上。他以一己之见分享了企业管理的智慧和经验,展开了一场主题为“企业管理的策略与思考”的演讲,时长逾一小时。
在这次活动中,《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注意到,朱江洪的观点从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出发,认为企业管理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则:快速发现并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
尽管在演讲中并未提及董明珠的名字,但在观众提问环节中,朱江洪被问及对格力电器2017年不分红而选择投资芯片的看法。对此,他表达了对芯片制造的难度和当前格力的挑战。他谨慎地表示:“芯片的研发并非易事。从当前格力的状况来看,我对此并无太大信心。”
朱江洪进一步指出,尽管国内初级芯片供应充足,但高级芯片的研发仍是企业的短板。他强调了人才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我曾亲赴日本考察,了解过芯片产业的难度。这不仅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有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他引用了中兴事件后社会对芯片制造的热情,但认为最终能够真正有所建树的企业并不多。
在提到空调主芯片时,朱江洪强调其高端性及依赖进口的现状。“要想在芯片领域有所建树,积累是关键,这非一朝一夕之功。”
回顾6月25日的格力电器股东,董事长董明珠坚定地表示:“关于芯片的研发方向和实施方式,现在还不能详述。但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必须进军芯片领域。”
在面对关于“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的说法时,朱江洪以史实回应:“1997年董明珠已是我们的副总;到了2001年左右,她接任总经理的职位;而在更早的1994年,她以业务员的身份为格力打下基础。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他再次重申了对公司历史的一些观点:“关于媒体所传的1997年前格力亏损的说法是错误的。1996年格力就已经成为行业翘楚。作为上市公司,前三年必须保证利润的稳定。”他表示自己的立场坚定:“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事实就是事实。”
在之前的股东上,董明珠也针对外界的质疑作出回应,强调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为格力所做的贡献。她详细列举了自己担任总经理和董事长的期间,格力的营业收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