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回购与逆回购
7月8日,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实施临时正逆回购机制。
据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且充裕,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自即日起,银行将根据情况执行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操作时间定于工作日的16:00至16:20,期限为隔夜。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其中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设定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个基点和加点50个基点。
公告发布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在开盘初期出现显著上行。具体数据表明,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4上涨1.8bp,报2.298%,而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则上涨2.25bp,报2.513%。
利率走廊宽度调整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银行的这次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本质上体现了利率走廊的概念。利率走廊的宽度是指央行通过设定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来控制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此次操作后,利率走廊的宽度调整为70个BP。
此前,央行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曾表示,我国的利率走廊已初步形成,总体上宽度较大。若未来希望更大程度地发挥利率调控作用,除了明确主要利率外,还需适当调整利率走廊的宽度。
对于新设立的临时利率走廊机制,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认为,这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资金价格运行体系。即隔夜资金的下限为1.6%,上限为2.3%,这一范围将资金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既避免了资金价格过低,也防止了短期内的资金价格过快上涨。
正回购与流动性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临时利率走廊机制的引入,被视为央行重启暂停已久的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央行在7月5日已与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并计划根据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进行国债的借入与卖出。
市场对正回购的关注度较高,担心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但杨业伟指出,市场不应过分关注正回购操作,本次调整更多是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而非主动调节资金。从当前隔夜利率与操作下限的差距来看,央行也不会在低位大量回笼流动性以推动资金价格上升。
债市反应与解析
对于当前债市的“火热”态势,市场对临时正逆回购操作的解读是否为做空债市、为“债牛”降温存在疑虑。招商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由于设定了非对称的上下限,短期内债市可能被解读为利空。但也强调了这一影响的短期性,并指出需持续观察以判断该工具是否会成为资金价格中枢的新常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杨业伟认为央行的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并非收紧流动性的举措。相反,这是构建新的利率走廊框架的一部分,旨在避免流动性过度波动。这一操作有助于稳定资金面和债市,从杠杆的角度看,稳定的资金面也有利于提升投资中的杠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