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人渐渐模糊


近日邻里间有一事件令人深感唏嘘,一位老人辞世,其海外子嗣匆忙归来处理后事,随后便返回了。未曾想,他在异国他乡便着手将家乡的老宅售出。那座房子内,装满了老人的照片、衣物、家具,以及各种荣誉奖章,无一不是他生命历程的见证。中介询问子嗣是否需要处理这些遗物时,他思索片刻后表示,新房主可自行决定。

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品,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它们承载了老人的抚摸、使用痕迹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可以说,唯有这些遗物才能证明,这位老人曾在世界上生活过。在灶台前,我们仿佛还能看到他忙碌的背影;在椅子上,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坐姿;在客厅的沙发上,我们仍能回想起他品茶观影的场景。

放弃这些遗物,就如同遗失了过往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形象在儿子心中逐渐模糊,最终可能彻底消失。未来的日子里,无人再提起这位老人曾经来过。

真正的死亡,并非生命的消逝,而是被世人遗忘。臧克家所言极是,有的人虽生犹死,有的人虽逝犹存。他所表达的,是灵魂的高尚与平凡之分。那些活着却已被人淡忘的人,他们的生命已经终结;而那些在人们心中留下记忆的逝者,他们的灵魂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曾经有位名叫马巴高索的老人,仿佛被死神忽视了一般地活了146岁。当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离世后,他选择了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因为这世上已无人与他共享记忆。除了知道有这样一位老人存在外,无人记得他的生平。

尽管如此,我们仍应铭记那些值得纪念的人。每一年或每隔几年,我们都在悼念如屈原、等伟大人物,他们的精神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是一种重要的。若后代忘记为祖先烧香,便被视为忘记祖先。即使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是为了不让祖先“饿肚子”。可见,祖先也害怕被遗忘。

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性。这表示人们应当致力于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在现今社会压力下生活不易,但我们也应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

乔布斯曾引述的一句广告词道出了疯狂之人的特质:他们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这些人在社会中推动着前进的步伐。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怀有善念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