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酋一个犬念什么
上一讲的主题,仍旧是在于如何修身齐家。一个家庭的和谐,其实是对每一个家庭成员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教育问题,说白了,其实也是言传身教的问题,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范本。如何做到言传身教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中的“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孟子》中提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我们处理家庭关系,乃至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简而言之,就是要将对待自家亲人的关爱,推及到对其他人的关爱中去。这样的理念,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修养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从字义的角度,开始探讨这些字词的含义和来源。
先说“诸”字。从甲骨文的形状看,我们可以看到其底部原本是“火”的形状,后来慢慢演变成“曰”,更侧重于交流言说。这个字的意思也开始分化,从很多人一起畅谈引申出很多的意思,再引申为各个的意思。
再来看“姑伯叔”,这些都是我们家庭中的称谓。虽然现代社会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在古代社会中,这些称谓背后所代表的家族传承和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无论男女,亲人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接下来是“犹”字。它的繁体字为“猶”,形声字。这个字的本义与兽类有关,但后来也引申为犹如、谋划等意思。
再说“子”字。其象形字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这个字的本义为“婴儿”,后来又引申为“儿女”、“臣民”等含义。
至于“比”字,它的象形字形状是面朝右并排站着的两个人,由此表示靠近、并列的意思。后来又引申出比较、对比、亲密、亲近等多种含义。
最后是“儿”字。它的繁体字为“兒”,像小儿刚出生后头囟还未合形的样子。这个字就引申为乳子的意思,男女都可以用。
这两句话,“犹子比儿”,意思就是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其他人。这不仅是孝道的延伸,更是我们修身齐家以至于将来平天下的品德修炼与以身作则的家教。
在家庭中,我们要先从关爱自己的亲人做起,这是五伦隐含的一部分,更是个人德行与能力的体现。只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建立起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团结精神,积极向上,使整个家族逐渐兴盛起来。这也正是所谓的“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