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的我有大大的梦
《四海波澜》文稿整理
在韩寒的导演作品之中,常常会以海岛、父子关系以及车辆作为故事背景的三大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四海》中得到了体现,更是对家乡情感、亲情纽带以及个人梦想与爱好的深刻描绘。
观影之后,人们或许难以立刻为《四海》划定明确的类型标签。它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
曾几何时,“你是否曾为某个人全力以赴”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话题。在《四海》中,阿耀的父亲吴仁腾的“人”,或许就是他的儿子阿耀。尽管故事中并未详细叙述过去的事情,但可以想象他当年离开南澳岛,前往广州打拼,很可能是为了给儿子阿耀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腔热血并非就能名扬四海。吴仁腾在奋斗的间,虽然四处奔波,却只能以四海为家。他所谓的贸易工作,其实只是在广州的一个狭小村落里从事着简单的体力劳动。他是否想过返回家乡?或许是因为家乡有他不愿面对的过去,或许是因为那个逼仄的地方,已成了他的新家园。
社会中,人们都渴望进入上流社会,鸟瞰城市风景。但《四海》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可望而不可即。当黄晓明饰演的角色成为广州塔附近的劳动者“修塔哥”时,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也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
在《四海》的世界里,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周欢颂(刘浩存饰)的单纯——误将收银工作当作金融。只有经历过生活的洗礼后,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尽管阿耀的父亲在许多方面显得不靠谱,但他却从未忘记给儿子寄去一个全盔——那是他保护儿子梦想与安全的象征。
对阿耀而言,他的“人”或许是未曾表白的周欢颂,而他的“你”则是他钟爱的摩托车。为了帮助周欢颂还债,阿耀甚至冒险答应飞跃珠请求——这不仅关乎生死,更是关于荣誉的挑战。他渴望以自己的名字站在高处,向全世界展示他的车技与梦想。面对现实,他最终只能成为一位不能摘下头盔的替身。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可能是心中那个曾经许下的梦想——无论遭遇多少困难与挫折,都坚持向前。这便是《四海》所传递的深刻寓意。
读着这些情节,甚至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与《让我留在你身边》的背景音乐相得益彰——“最渺小的我,有大大的梦……”。或许在某个时刻,阿耀的心中也会响起这首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