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煲机有必要吗


“一人分饰两角”的音频世界探索

耳机“煲机”话题:

“煲机有益论”

在HiFi爱好者中,关于“煲机”的效用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

耳机初始状态时,其内部振膜等电子元器件可能处于电气性能不稳定的状态,导致与“标称工况”存在偏差。煲机通过加速耳机机械结构的老化,可以消除振膜在生产、安装时受到的应力,从而稳定耳机各部件的性能状态,最终让声音达到最佳表现。

“煲机非必要论”

另一方则持反对观点:

他们认为耳机作为“标准化工业品”,不应存在“磨合期”。如果短时间的煲机就能带来声音的显著变化,这反而说明其材料抗老化性能不够理想,难以经受长期使用。他们认为煲机更多的是让使用者习惯耳机的声音,从而掩盖了音色上的问题。

在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中,各方都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我们可以从各大耳机厂商的态度出发。

① 森海塞尔的观点

作为知名耳机制造商,森海塞尔虽未明确表态支持或反对煲机,但通过其表述可以隐约感受到其态度:

森海塞尔表示,他们对于耳机需要“老化”期的说法没有官方立场。他们设计的耳机从初次使用开始就应具有良好的声音表现。

一些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会逐渐习惯并更欣赏特定耳机。这可能导致用户察觉到更多频率响应和细微差别。

② 拜雅(原拜亚动力)的态度

作为耳机行业的先驱,拜雅对于煲机的看法值得参考。他们提到了人的听觉系统在习惯耳机声音后可能忽略声音缺陷的心理声学现象,也常被称为“煲耳朵”。

他们的立场是,煲机并不是绝对必要的。耳机声音的变化取决于耳机本身和个体的听觉系统。

即使没有磨合期,耳机的轻微声音变化在一定的使用期后是正常的。例如,耳机的高音部分可能会变得更加柔和。

③ 铁三角的观点

与欧洲品牌相比,日本厂商铁三角对煲机的态度相对积极。

他们认为,“入耳式耳机”或“耳机老化”的做法虽然会遇到质疑其合法性的观点,但这个过程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如同艺术般的体验,即使结果可能很微妙,但对于追求完美的发烧友来说,这可能是区别平庸与卓越的关键。

综上所述, 各大耳机厂商对于“煲机”的态度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