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人赞美诗


四 1985年圣诞夜时光

昔日与文学志士们相聚的岁月,情感丰沛,思绪飞扬。夜深人静,把酒临风,我们共聚一堂,谈笑风生,醉心于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大师的旋律中。

那年圣诞,酒酣耳热之际,一群诗人突发奇想,决定到欢度节日。我们在百年老街的冷夜中穿行,踏着雪花走进被神秘氛围所笼罩的。

同行的有许迅、江瑾、刘见、张炜等文友。提及张炜,他虽为山大中文系才子,却也常与我分享各地文学信息,更引荐我认识了诸多文学界的翘楚。他不仅诗才横溢,个别句子颇具韵味,还曾是一家媒体的记者,后转战商界,如今在电视制作界有所建树。

俊鑫是我多年的挚友,他对文学的痴迷如痴如醉。他的小屋虽不足四平米,却见证了我们文学梦想的起航。他曾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与工具,使得我的文学之路得以延伸。

那天晚上,我们一众诗友相约在江苏路。当抵达时,内已是热闹非凡。恰逢我们结识了来自海洋大学文学社的三位女生。于是我们一同继续我们的节日之旅。

走过沧桑的老楼,穿过灯火通明的街道,我们来到了。高耸的哥特式建筑在月光下更显庄严神圣。教内传出的赞美诗让我们热血沸腾。

无奈大门紧锁,我们只得另寻他路。于是我们以栈桥为起点,沿着青岛海岸线行走直至日出。大家齐声高唱电影《搭龙》中的插曲《一样的月光》,歌声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夜晚变得格外浪漫与难忘。

随着夜深人静,饥饿感逐渐袭来。正当我们困顿之际,张炜引领我们来到了敬君家。敬君兄是张炜的同事,亦是文学界的才子。他的家距离湛山寺不远,其深宅厚德如同避风港湾般容纳了我们。

当我们带着疲倦的身体与心志重重地敲门时,敬君兄虽惊犹喜地为我们打开了门。嫂夫人或许有些惊悚与不满,但敬君兄的豁达与包容让我们倍感温暖。他将家中的食物尽数拿出与我们分享,挂面、干粮、点心一扫而空。

黎明时分,我们虽意犹未尽但也不得不告别离去。敬君兄虽面色疲惫但依然保持着那份平静与大度。他的胸怀如他的诗文一样开阔。

敬君兄虽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朴实与真实。在繁忙的事务中他依然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出书这实属难能可贵。他如同“出污泥而不染”般的存在提醒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初心。

在这个圣诞夜晚里重逢文友再续前缘回首往昔岁月感慨良多。岁月流转而情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