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一到十的含义


第七单元:认识11至20的数字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单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11至20各数的认识,其次是关于10加几、十几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详解

1. 学生需能正确计算数量在11至20范围内的物体个数,熟悉这些数是由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并能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关系。

2. 学生初步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读写11至20的各数。

3.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包括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三)教材解析

教材整体结构与以往的教材类似,内容包含数数、读数、数的顺序、写数以及通过实践操作学习不进位加减法。

在教科书的第84页,通过学生熟悉的“过马路”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数出人数,为正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做好准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教育的好时机。

第85页的例1通过让学生数出小棒的数量,强调将十作为一个基本的计数单位,这样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数到20,而且能直观地理解11至20的组成。

例2教学数的读法,通过操作让学生在组成数的基础上学习。在摆小棒时,突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代表一个十,其余的小棒与这一捆放在一起形成十几。

例3关于数的顺序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使他们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第86页的例4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进位制度。虽然这里首次介绍了数位的概念,但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而非正式教学数位。

第88页的例5和例6专注于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运算,旨在巩固对11至20的认识,并为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被加强,以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本单元与旧教材相比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更加注重数感的培养和估计意识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的题目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来估计数量,而非单纯地依赖计数。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