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谚语


严冬严寒,保暖防寒正当时

古籍中记载:“大寒至,寒气之至极。”这在理论上来讲,是大自然四季轮回中最为严寒的日子。

大寒之际,天寒地冻成为常态。寒潮频繁来袭,低温、雨雪、大风等天气频发。

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而言,这句农谚提醒大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抵御极端寒冷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养殖户们也需为畜舍增温,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适当储备饲料,确保牲畜的饮食供应,增强它们的抗寒能力,从而避免牲畜因寒冷而受到伤害。

大寒干燥,旱情延续至春初

这句农谚表明,若大寒期间天气干燥,那么这种干燥的气候可能会延续到农历二月底。长期的天气干燥会导致土壤缺水,对后续的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还有一句农谚说道:“大寒暖意来,寒气延至春。”这两句农谚虽表达不同的期盼,但都反映了古人对天气的观察和经验积累。正如“瑞雪兆丰年”所言,大寒的雪象征着来年的丰收。

在大寒节气中,还有许多关于预测天气的农谚,如“大寒不寒见春暖迟”、“大寒未冷冷到芒种”、“大寒三日雪丰收”等。这些农谚是古人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劳动智慧的结晶。

虽然现代气象预测有了更加准确和科学的方法,但这些农谚仍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指导农业生产和服务农民生活方面,这些古老的智慧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

记者 王萌 农村大众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