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熊猫怎么样
作者:苏诗乔
身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南京80后,我的童年记忆中有一台“熊猫”电视,陪伴我观看了众多经典节目,如《黑猫警长》、《还珠格格》和《天龙八部》。那台带有“熊猫”标志的电视,已然成为我童年的一部分。
近期,一则消息在南京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南京的知名品牌“熊猫”面临易主。10月12日,京东方(000725)公告显示,其拟收购华东科技旗下的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
这一消息意味着,南京曾经备受瞩目的“熊猫”品牌,似乎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撰写此文时,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更想深入探讨的是“熊猫”品牌的消失以及京东方的崛起背后隐藏的原因。
事实上,制造业的竞争,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据京东方公告披露,公司计划以约55.91的价格收购南京中电熊猫8.5代线的部分股权,同时以约65.26的价格收购成都中电熊猫8.6代线的部分股权。这堪称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史上一个重要的并购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收购将使京东方得以扩大产品线和产线体系,与其现有产线实现高效联动,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地位。
相较于京东方的蓬展,“熊猫”品牌的境遇则显得有些黯淡。
京东方与南京中电熊猫都有着深厚的背景。京东方的前身可追溯到军委总参通信兵部电信工业局的北京电子管厂,而南京中电熊猫则源于电子工业的摇篮——南京无线电厂。
早期,南京“熊猫”曾走在京东方之前,其“熊猫”牌电视风靡全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两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南京“熊猫”在国产电视价格战的冲击下节节败退,逐渐调整业务,剥离了彩电业务,向移动通信业务转移。但其在通信行业的发展也并不顺利。
与此京东方在经历了亏损和补贴的阶段后,终于在自研道路上找到出路,扭亏为盈,并成为液晶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再提及南京“熊猫”,许多90后、00后可能已不再熟悉这个品牌。虽然“熊猫”品牌的消失令人惋惜,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再好的品牌若不能紧跟时代和技术的发展,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根据京东方最新的年报,公司营业收入突破千大关,尽管面临面板价格下跌的影响,但其仍坚持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的研发投入达87.48,同比增长21%。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南京“熊猫”仍坚持着上世纪90年代的“拿来”,靠购买而非自力更生。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已不再仅仅依赖“拿来”,而是更加注重“自主可控”。这或许是“熊猫”品牌逐渐淡出市场的主要原因。
尽管京东方收购后,“熊猫”话题或许将逐渐淡出市场,但我们仍应铭记:一个品牌的消失并不代表其价值的消失。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不断追求创新和技术进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