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玄龙g5最建议买吗
记得在掌管锤子科技时那场令人瞩目的发布会吗?除了引领潮流的“”产品外,他还带火了便携式显示器品牌GoBigger。多年过去了,尽管电商平台上销量可观,但这款产品似乎并未成为主流的生产力工具。是体验不佳,还是产品本身有缺陷?实际上,原因需要我们从深层次去探究。
那么,哪些人群可能会考虑购买便携式显示器呢?
对于居住空间有限、没有安装电视环境的人群,尤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无线网络接入是他们获取娱乐的主要途径。对于有轻度娱乐需求的人群,如午休和晚间碎片化时间的游戏玩家,游戏主机和掌机用户占比较高。对于集中化办公场景,非固定团队临时协作,多屏办公需求显著,这类人群更倾向于选择便携式显示器。
尽管便携式显示器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它为何未能成为主流生产力工具呢?
成本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在办公环境下,便携式显示器的优势并不突出。相较于固定桌面状态的传统液晶屏显示器,便携式显示器在显示内容和效果上并不占优势。以价格为例,1000元左右就能购买到非常不错的27英寸传统液晶显示器,而便携式显示器的预算则需提升至1500元左右。
刚需使用场景相对较弱也是一大原因。在笔记本模式下,分屏操作即可实现多屏需求,无需额外购置便携显示器。便携式显示器的调节角度有限,长时间使用可能对生理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导致职业病。而传统显示器则更为人性化,支架可调整角度并旋转,使用场景更广泛。
亮度普遍偏低是便携显示器的另一短板。受制于功耗限制,便携显示器的亮度通常在300尼特左右,而普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则多在400尼特以上。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如遇到阳光反射或夜晚台灯照射引起的反光,便携显示器存在的短板更为明显。长期在低亮度环境下阅读还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核心技术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液晶显示器拥有高动态刷新率、高动态对比度、MPRT极速响应等核心技术指标,而便携显示器因考虑到便携性和功耗,无法搭载如此多的高科技含量。以GoBigger为例,其最多只能搭载4K分辨率、100%sRGB高色域、178°IPS硬屏技术。
便携显示器的便携性也存在一定问题。想要随身携带,需要额外的保护措施,如外壳和电源线等。同时还需要带上主力输出设备如手机、笔记本、Switch等以及视频连接线。这一套下来重量和复杂度都会增加。
笔者认为便携显示器在售价和综合显示效果上相比传统液晶显示器并无优势。它的使用场景和便捷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它能够满足一些玩家的轻量化娱乐需求,为局促的用户带来便利,但要想作为主要的生产力工具长期使用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对于那些确实需要集中化办公、多屏协同完成工作的人群或者喜欢尝鲜的用户来说可以考虑购买便携显示器。而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传统的大屏显示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