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派一般人不能惹的原因
该派自称其法源于清微天元始天尊,以唐昭宗时期的女道士祖舒作为本派祖师。经过南宋道士南毕道,特别是黄舜申的发扬光大,逐渐展现出兴旺之势。黄舜申集清微雷法之大成,首次将清微法编辑成书。初曾称赞黄舜申:“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大多源于黄师”。
清微派的师承关系颇为复杂。从祖舒到黄舜申期间有十传,包括祖舒(昉仲)、郭玉隆、傅央焴(子方)、姚庄(淑奇)、高奭、、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西滨)、黄舜申等。除黄舜申外,其他各代祖师的生平事迹难以详考。
黄舜申的后来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张道贵为首;南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熊道辉为首。张道贵曾为全真道士汪真常的,因此清微派北支具有全真派兼清微的道法特点。他的弟子张守清众多,逐渐形成与全真道、正一道相结合的清微支派,又称为新武当派,这一支派在明清时期尤为兴盛。
南支的赵宜真深得南、北派内丹之学及净明忠孝之道。他对各派理论、清微雷法、斋法进行整理、疏解、阐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微仙谱序》中提到,清微派在元始天尊传法后衍化为多派,最终由祖舒合五派为一,显示了清微派融合了诸派的特点。清微符篆主要承自《度人经》,与上清派关系尤为密切。
相比其他,清微派在传统符箓的基础上,重视内丹修炼,形成了独特的“清微丹法”。《清微内诀》便是专门论述内丹修炼的道法。清微派道法的关键在于心与道合,摒弃一切妄念。《清微梵炁雷法》强调,行持之际要先净心身,内外一尘不着,才能达到身心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清微派道法不仅继承了本身的传统,还吸收了其他和学说的精华。从佛教密宗借鉴了本尊,从禅宗和全真道取经“见性”,并从儒家理学中获取“格物致知”的思想。这些外来的内容都被融合创新,成为构建清微派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