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春秋的尾声,吴国和越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争。越国不幸落败,屈服于吴国的威势之下,求和以保生存。
越王勾践承受了巨大的失败和耻辱,但他并未放弃。他卧薪尝胆,决心重整旗鼓。他起用了有贤能的大夫文种和范蠡,他们被委以重任,整顿国政。这几位贤臣不眠不休,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的发展出谋划策。经过长达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逐渐由弱转强。最终,他们率领打败了吴国,洗雪了之前的耻辱。
吴王夫差在兵败后无奈出逃,他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和范蠡坚持不答应。夫差万般无奈,写信系于箭上范蠡的营地。信中的言辞犀利且残酷:“当兔子被捉光,猎狗无用时,将被杀掉吃肉;当敌国被消灭,谋臣也将无用,或被抛弃或被铲除。你们为何不让吴国存在,为自己留些余地呢?”文种和范蠡并未因此动摇,夫差最终无奈拔剑自刎。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在吴宫举办欢庆宴会时,却发现范蠡已不知去向。第二天,士兵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众人误以为他已投湖自尽。
不久之后,文种收到一封信,信中写道:“飞鸟被射尽,弹弓便被收起;野兔被捉完,猎狗便被杀食;敌国被消灭,谋臣则被遗弃或遭害。越王可以共患难,但不宜同安乐。若不及时抽身,恐怕会有杀身之祸。”文种知道这是范蠡的忠告。虽然经过深思熟虑,他仍然选择留在朝中,不舍前程。
一日,勾践亲自探望文种,临别时留下了一把佩剑。文种发现剑鞘上刻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伍子胥的那把剑。他瞬间明白了勾践的用意,后悔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最终,文种只得饮下剑下的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