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饼是云南哪里的特产


历经修订后的文本如下:

探索云南鲜花饼中的“玫瑰”真相

提及云南,不得不谈的是那里的鲜花饼。

按照一种普遍的说法,鲜花饼是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为馅料的酥饼,是云南经典的点心代表。但真相并不尽然,鲜花饼虽以云南为盛,却并非云南独有,其馅料也并不全是玫瑰花。

我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寻找到八年前的云南鲜花饼照片,除了经典的玫瑰馅外,还有飘香桂花、芬芳茉莉等款式。但根据我多年与云南人的交往经验,玫瑰馅仍是最主要的选项。现在,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鲜花饼中的“玫瑰”,真的是我们常说的Rosa rugosa这个物种吗?

作为植物爱好者,我曾热衷于科普月季和玫瑰的区别。今天,我们不讲那些冗长的知识,直接上照片。

真正的玫瑰,其特点为叶皱刺密,花粉、白或紫,单瓣者美感不足,重瓣品种则尚可观赏,但时机短暂。它是东北亚沿海植物,在胶东沿海有野生分布,被列为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级。

而日常语境中的“玫瑰”,实际上是指现代月季/R. × dilecta,涵盖了自杂交茶香月季出现后人类培育的诸多月季品种。其血统纷繁复杂,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和种类。

野生单瓣的月季花/R. chinensis也是2级保护,数量可能更为稀少。而现代月季的重要亲本之一的“月月粉”品系,为勤花基因的代表,如今却鲜有人关注。

鲜切花界的“玫瑰”,全都是现代月季。那么,国内以“食用玫瑰”为名栽培的种类,包括云南鲜花饼的馅儿,会是真正的玫瑰吗?有许多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这些说法主要基于想象,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我国各地栽培的食用玫瑰分类研究长期缺失,无人能够明确回答“食用玫瑰”到底包括哪些种。

直至最近的研究提出主栽食用玫瑰的“复杂网状起源”假说,指出至少有9个蔷薇属野生种参与了现有主栽食用玫瑰品种的形成。其中,野生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和法国蔷薇是多个食用玫瑰品种形成的主要贡献者。食用玫瑰的血统之混乱与现代月季不相上下。

研究表明,麝香蔷薇/R. moschata为四倍体‘千叶玫瑰’、‘大马士革玫瑰(突厥蔷薇)/R. damascena’以及三倍体‘金边玫瑰’的共同母系祖先。而云南的主栽品种与月季花有共同的母本祖先,但与真正的玫瑰无关。父本祖先则是大马士革玫瑰。这样看来,云南玫瑰主栽品种的母本祖先都是月季花的气质,大概率不是真正的玫瑰后裔。

各地的食用玫瑰中也不乏真玫瑰的血统,如一些特定品种的多栽培于山东平阴、北京妙峰山等地。这些地方的历史悠久,平阴更有“玫瑰之乡”的美誉。遗憾的是,我从未亲自目睹过这些玫瑰花田的绰约风姿。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云南鲜花饼中的“玫瑰馅”真的是用真正的玫瑰制作的吗?答案已经很明显,当然不是。云南的主栽食用玫瑰品种与大马士革玫瑰和月季有关联,但与真正的Rosa rugosa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逊色于真正的玫瑰,因为大马士革玫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花。顿涅茨克这座战火频仍的城市种植的便是大马士革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