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酷睿是哪一年出的
十年前,奔腾和赛扬两兄弟曾是办公电脑的得力助手。相较于赛扬,奔腾系列在同代的性能表现更为出色,尤其适合轻度office办公和上网看剧等日常任务。本文将通过对比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来介绍奔腾系列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为方便理解,我们将以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为参照,介绍奔腾系列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到第十二代,每一代的奔腾处理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文末会附上参数表格以便详细对比。
一、第一代奔腾处理器,型号G6950,上市于2010年。拥有双核心和双线程,CPU主频2.8GHz,三级缓存3MB。虽然热设计功耗为73W,但其核显性能已足够应对日常办公需求。内存方面支持DDR3 1066,最大内存支持16GB。不过由于价格较高且配套主板逐渐面临报废期,购买价值不大。
二、第二代奔腾处理器代表型号G860,上市于2011年。同样拥有双核心和双线程,但CPU主频提升至3GHz。其配套主板即将面临十年报废期,因此不推荐购买。
三、第三代奔腾处理器G2130,上市于2013年。该处理器采用更先进的22纳米工艺,CPU主频提升至3.2GHz。虽然性能有所提升,但由于配套主板同样面临报废期,性价比不高。
四、第四代奔腾处理器G3460,上市于2014年。该处理器支持更高的CPU主频和更先进的工艺制程。其配套主板的报废期即将到来,且价格与性能相近的i3-4170相比不具优势,因此不推荐购买。
五至七代:这几代的奔腾处理器未发现明显的代表性产品。对于八代及以后的处理器,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且性能差异逐渐缩小,推荐购买更新一代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奔腾系列处理器在性价比方面逐渐失去竞争力。对于预算有限的朋友来说,可以考虑购买配套的二手产品用于组建办公电脑。但在选择时需要注意配套主板的报废期以及产品的性价比。例如,第八代的G5400可以说是奔腾系列的性价比之王,作者本人也使用该款CPU进行写作。但对于更高的预算,选择如i3 9100或i5 9400等性能远超奔腾的产品更为划算。而对于预算充足的朋友来说,选择则更加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挑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英特尔奔腾系列处理器的特点和历史沿革。如有需要,请查阅文末的参数表格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同时请注意,由于市场变化和技术更新可能导致产品价格和性能发生变化,请在购买前进行详细的比较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