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钻6能踢超级蓝钻吗


文章由环球鱼场的前任老当家劳永溢大师于新世纪初所撰,后经鱼友vincesun(cnfish ID)精心翻译。

“起源”

全蓝七彩,或曰一片蓝松石,虽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却曾风靡一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它便成为七彩爱好者追逐的焦点,直至九十年代末红点鱼的盛行才逐渐让其失去热度。只有全蓝七彩、鸽子鱼和魔鬼鱼才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七彩。而红松石、全红七彩及点鱼,仅为拥有与野生鱼近似外观的改良品种。环球鱼场为开发全蓝系七彩投入大量心血,看到今日蓝鱼的境遇不禁感慨万千。即便是如今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点鱼也难以撼动我们对钴蓝(WB2)、超蓝钻(WB22S)的热爱。

WB2 原始钴蓝与WB22 超蓝钻

回想第一只全蓝松石在西德的出现,那是在七十年代初达姆斯塔特的一次七彩展览上,其独特的色彩给每位见证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艺术家当场将其命名为“闪光”蓝松石。当时全色的松石极为罕见,绝大部分均为雄鱼。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培育出闪光钴蓝(WB8),每一窝中雌雄比例均衡,全色的个体才逐渐增多,此时全蓝闪光鱼才算得上一个独立的品种。

第一只一片蓝松石由德国的Zerioski先生的一对野彩孕育而生。这对野彩并非全色鱼,身上只有绿条纹。但此后这类鱼与其他七彩尤其是野生皇室蓝和皇室绿的后裔杂交,会产出全蓝七彩。我的友人Manfred Goebel先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杂交手段培育出一片蓝松石。从照片看,Goebel的第一只一片蓝与我们培育的WB34(珍珠之母)有着密切的渊源。这条鱼拥有浓郁的松石色、红眼和优良的反光度,但体型却与野生绿彩相仿。

进入八十年代,我们从著名的施密特博士那里引进了全蓝松石。这条鱼和前文提到的Goebel的蓝鱼颇为相似。以此为基石,我们开发出了SFB1(施密特佛克蓝松石)和WB34(珍珠之母)。这类蓝鱼拥有百分百的红眼、因细鳞而带来的极佳反光度以及百分百的雄鱼全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