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浇水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照料蔬菜的关键在于浇水,而很多时候蔬菜的生长状况,比如叶子发黄、落花落果等问题,都与不正确的浇水方式息息相关。但许多种植者往往对此不以为然,随意浇水,并没有考虑是否对作物有益。因此种植蔬菜的浇水之道,实则大有学问。那么如何正确浇水呢?在浇水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住以下的五个要点,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1. 选择早晨和上午时段进行浇水,避免中午和下午时段。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夏季,中午和下午的土壤温度非常高。此时浇水,由于水温与土壤温度差异过大,会对根系造成伤害,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甚至引发各种病害。相反,在冬季、早春和晚秋时节,则应在中午时段进行浇水。
2. 提倡浇小水,避免大水漫灌。小水流灌溉不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也不会使土壤变得过硬。而大水漫灌则会阻断土壤的氧气进出,导致根系缺氧,且灌溉后土壤表面形成的硬盖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疏松度,不利于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3. 在久旱的情况下,应先浇小水,而非一次性大量浇水。特别是在瓜果类作物的果实期,一次性过量浇水很容易导致果实开裂,而在开花期则可能导致大量落花,叶片也会萎蔫。正确的做法是先以小水湿润地面,等待一天后再慢慢浇透。
4. 选择晴天浇水,避免阴天浇水。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和冬季,由于气温和地温较低,阴天浇水会进一步降低土壤和环境温度,增加作物患病的几率。阴天浇水还会加大环境湿度,更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
5. 浇灌淡肥水,避免浓肥水。许多种植者喜欢用肥水浇灌蔬菜以满足其生长需求。但浇灌肥水的注意事项是一定要记住的——无论是何种蔬菜和肥料,都不能使用浓肥水浇灌以防止肥害的发生。例如常用的、淘米水等都需要先用水稀释后再浇灌。应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来施肥才能使蔬菜更好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