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局部回忆

余于十五年前,手持杖藜,脚踏芒履,游遍南北诸山。彼时,此间鱼鸟皆识我,何况那些的友人呢?时光流转,今日重至,人事已非,只剩晚生相对,心中不禁涌起怆恨之情。子瞻书。

元祐四年,十月十七日,与子共游梵天寺。同游者,有曹晦之、晁子庄、徐得之、王元直、秦少章等人。时值主僧外出,庭院寂静无声,我们徘徊良久。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分,遂题字留念。东坡书。

梵天寺坐落于山川坛后,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乾德四年,当时由钱吴越王建,名之南塔。历经治平十年之变迁,元元统年间曾一度毁损,至明永乐十五年得以重建。寺内有石塔二座、灵鳗井与金井。相传,四明阿育王寺亦有灵鳗井。武肃王迎阿育王舍利至梵天寺供奉,并凿井以纪念。曾有一日,东坡倅杭时访寺,见寺僧守诠之壁间诗有感,遂和之。两诗清远幽深,相得益彰。

梵天寺现今只剩遗址,位于西湖景区凤凰山东南麓。怆恨之情,不禁涌上心头。子瞻之情深重,其回忆之文中流露出对旧日时光的深深眷恋。元祐年间之旧,此年号亦成为争之标志。徙倚之间,尽显徘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