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了什么般的月光曲


家位于南湖之滨,我早已习惯四季里南湖梦幻般的景致变换。但南湖的夜,却总带着一抹神秘的色彩,让人心生向往。特别是那皓月当空的夜晚,更是令人心动。身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漫步于波光粼粼的南湖之畔,享受湖风轻轻吹拂,何其惬意。

月光之下,我们徒步团队十余人时而疾走,时而悠闲漫步,时而席地而坐,畅谈古今。行至龙山脚下,我们放下世俗的纷扰,躺在沙滩上,仰望深邃的苍穹,繁星闪烁,仿佛置身于三界之外,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岳阳的南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诗意。湖边赊月亭,曾留下诗仙李白的绝美诗篇。他赞美南湖秋水如同直通银河的天梯,诗中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在唐代,南湖的景色亦是如诗如画,像一幅移动的画屏镶嵌在岳阳大地。今日的南湖,依旧保持着那份美丽,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在赊月亭前,微风拂面,树影婆娑,月光斑驳。此时最适合坐在亭旁的石凳上,静静品味如银的月色。遥想吴刚在月宫中奋力砍伐月桂树的情景,思绪飘远。也许在某个古代的月夜,李白也和我们一样,伫立于南湖边,展开他奇妙的想象。

岳阳圣安寺,得益于柳宗元的一篇碑文,巍峨耸立于南湖之滨的大龟山。夜晚远眺,万佛塔与明月交相辉映,金色的塔身在银色的月光下禅意盎然。每当我们行至此处,都会停下脚步,在山门前双手,表达的礼佛之情,以及对先贤的敬意。

三眼桥作为横跨南湖的古老桥梁,是岳阳的文化遗产和物质财富。每当我们行走在其上,听桥下湖水汩汩流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历史。这座桥见证了岳阳人的义薄云天、积德行善,承载了无数人的南来北往。

行走南湖,还会穿越农家的房前屋后。那些错落在山坳里的农家,有的已早早熄灯入睡,看家护院的柴狗在夜晚精神抖擞。这是徒步中最刺激的路段,需要快速通过。尽管柴狗的狂吠声让我,但这也是夜晚南湖的独特之处。

在龙山脚下的湖边听涛是另一件必做的事情。微风习习,吹走行进时的热汗。风吹湖面泛起涟漪,拍打着礁石的声音如天籁之音。此时仿佛置身于亦真亦幻的意境中,忍不住跟随涛声的节拍吆喝起来,惊起一滩鸥鹭。

脚踏龙山,远眺对岸的岳阳城,灯火阑珊、车水马龙。此时此刻,我们仿佛融入佛教箴言中的境界,“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我们一行人凭借皎洁的月光,继续行走在月夜的南湖之上。(张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