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问津的津是什么意思
“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在日常对话中时常被提及。它源自古老的汉语,深藏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现在,我们就一同探究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含义。
我们来看看这个成语中的“津”字究竟有何含义。“津”在这里有着多种含义:指渡水的地方,如津渡;也表示口液、唾液,我们常说的“津津有味”便是此意;还有汗水、滋润以及代表天津市的简称等。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无人问津”的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可能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故事中,南阳的刘子骥,一个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听闻了桃花源的奇景后欣然向往。他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不久便病倒了,从此再也没人探寻桃花源的下落,“无人问津”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也有说法认为“无人问津”最早出自《论语·微子》。讲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遇到的长沮和桀溺这两位隐士的故事。当孔子的弟子子路向他们询问渡口时,他们却选择避而不答,无人愿意提供指引。这一事件也形成了“无人问津”的成语,暗含无人过问、无人理睬的意味。
在这个故事中,长沮和桀溺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对待世界的独特态度。面对子路的询问,他们选择不与世界同流合污,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而孔子对此的反应则展现了他的包容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他的失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