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3050打游戏够用吗
前言重述:
一提到DIY,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装机。但实际上,DIY是一种行动和精神,它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装机。真正的DIY玩家追求的并不是展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通过动手和选择,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乐趣。即便是在看似同质化的时代,DIY的乐趣也并未消失。最近关于RTX3050的评测引发了很多讨论,许多朋友都在询问如何搭配CPU。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测试构想阐述:
对于有经验的朋友来说,CPU的“DIY”其实是通过高端模拟中端的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是通过关闭核心的方式。实际上,这一策略在奔腾四时代就已经被玩家用来测试哪个核心超频效果更好。而对于十二代酷睿处理器,真正使用大小核架构的是i5 12600K以上的处理器,i5 12600及以下均没有小核心。
关于DIY和CPU的选择,十年前就有很多辩论。当时,很多i5玩家对超线程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会拖累游戏性能,甚至导致卡顿。我通过实际测试发现,开启和关闭超线程功能对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也只是有胜负之分。
实际上,游戏对于多核多线程的优化并不完全到位,尤其是十年前的游戏,大多只使用单核或两个核心。早期对多核多线程优化较好的游戏如GTA4算是少数例外。
了解十二代酷睿的大小核设计,其实就相当于传统的酷睿核心搭配低功耗的核心,类似于手机中的大小核架构。现如今,主流的手机处理器已经发展为一个超大核心、三个大核心、四个小核心的架构,以实现续航、功耗和性能的平衡。
而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更值得研究的是中端的i5打游戏是否强劲,是选择i5 12600k还是i5 12600。小核心是否会拖后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i5 12600k和i5 12600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处理器,前者是大小核架构的入门选择,后者则没有小核心。
我手上有一颗i9 12900k处理器,通过关闭部分核心模拟i5 12600k和i5 12600的性能,后续的测试将为大家全面解答关于小核心是否会影响游戏体验的问题。
产品介绍:
RTX3050显卡是定位主流级的游戏显卡,也是光线追踪游戏显卡的入门选择。得益于安培架构的优势,其在效率和性能上表现不俗。对于1080P分辨率的游戏玩家,尤其是专注于电竞游戏的玩家来说,RTX3050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映众GEFORCE RTX3050的价格为2599元,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显卡。其TDP为130W,功耗和都不高,采用双风扇散热绰绰有余。映众RTX3050黑金至尊系列在散热设计上比较出色,采用双风扇单热管散热。该显卡还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散热技术,如9cm15叶风扇等,以提高散热效果并降低噪音。
该显卡的规格方面也相当不错,标称Boost频率为1777Mhz,运行在PCI-E 4.0模式下,即使在不支持PCI-E 4.0的平台上也能发挥出色的性能。作为一款定位于主流市场的游戏显卡,其规格可谓强大。
测试篇: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RTX3050的规格已经有一定了解我们开始今天的测试让大家深入了解RTX3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后发现在实际的游戏中对于单纯的游戏玩家而言中高端处理器的差距并不明显无论使用假十二代酷睿i五千或者更高性能的处理器测试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在游戏中显卡的作用远大于处理器小核心的作用在游戏中也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具体效果还是需要根据游戏类型而定个人理解是跑游戏的时候小核心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大核心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小核心名为能效核但主要是用来降低功耗的偶尔辅助一下游戏运行即可相信这一代处理器配上中端主板依然能够延续游戏麒麟的称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关于DIY的乐趣和问题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