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嗔的读音是什么意思


斌礼绘绘制的张文平先生笔下描绘的山西方言口语词“nia”之魅力

张文平先生来自山西,他对当地的一种方言口语词“nia”颇有研究。这个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没有对应的发音和字形,但在山西方言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语义角度来看,“nia”可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代对象,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表单数和复数皆可,既可用于确指也可泛称。这个词语的使用十分灵活多变,但又不会混淆不清。在青年女性的语言中,“nia”常常被用于自称,带有一种娇嗔、俏皮的意味。而在责备、讽刺等场合,“nia”则常常用来表示对方,带有埋怨、不满的感彩。“nia”还可以用于泛指和称呼众人。

从语音角度来看,“nia”在不同的地方发音各异,有的读“捏”,有的读“那”,还有其他的发音方式,甚至有一些发音无法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来标注。尽管各地区的发音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被认为是“人家”一词的合音的不同音变形式。

所谓“合音”,是指两个词在一定条件下按照音节拼读成一个读音,书面可以合写成一个字。例如,在文言文《愚公移山》中,“诸”就是“之于”的合音词。这种合音现象在近现代汉语中依然普遍存在。至于“nia”的本字,汉语方言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已发布的资料中有多种记法,包括汉字“伢”、“牙”、“乜”等,也有的直接用“人家”来表示,或者只标音使用阙如符号“□”。

“nia”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却在山西方言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山西方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汉语方言学界的持续探索和研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