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肉粽的制作方法
广西的粽子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论是在端午节还是其他节日,广西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粽子的身影。说起广西的粽子,许多人都会想到那大而饱满的特色。前两年,我回家乡广西过端午节时,给朋友带去了家乡的粽子。当我拿出那些粽子时,他地赞叹道:“哇,这粽子可真大啊!”一个就能抵得上三天的饭量。
广西的大粽子主要使用的是柊叶包裹。尽管柊叶足够大,能够包裹更多的食材,但它却缺少了箬竹叶特有的清香。许多地方的粽子更倾向于使用箬竹叶,这种竹叶不仅自带独特的清香,还具有清热消肿的用价值。但要说真正好吃,那必须是广西的碱水粽。当地人称之为灰水粽,它的制作方式非常古老。
在小时候,奶奶会在端午节前几天上山砍黄荆树枝回来晒干。这种树枝被烧成灰后,用水浸泡过滤,得到的灰水就是制作碱水的天然原料。这种天然碱水浸泡糯米一个晚上后,再沥干水分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用这种天然碱水制作的粽子不仅口感清凉浓郁,而且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它们耐保存不易变质,是健康美味的食品。有网友认为这种古老做法看起来很脏,但实际上它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剂和化学添加剂。我们正是应该传承这种古老技法,它代表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除了碱水粽外,广西人包粽子时还喜欢放入一根苏木木棍。这是一种传统做法。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放木棍。其实这根红苏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在包粽子时,我们将它放在中间被米粒包。煮熟后,苏木周边变得色彩鲜艳,看着就让人充满食欲。还有一种古老的储存碱水粽的方法,那就是使用禾秆草灰储存。尽管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但这种古老的储存方法仍然被一些人采用。禾秆草灰具有杀菌、、防潮的作用。将煮好的碱水粽埋在禾秆草灰下,可以保存两至三个月之久。同时草木灰还具有消食作用与不易消化的碱水粽堪称绝配。这不仅体现了广西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同时也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习俗。
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古老的方法制出来的粽子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感情是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不应该被遗忘或者忽视所以让我们一同传承并发扬广西的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广西的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