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场失意,下一句是什么


您与聪明人的差异可能仅仅是一个“思维模式”的差距。

“思维模式”虽然整体上可以归为一类,但细分下来却有诸多不同。

在《穷查理宝典》中,作者查理·芒格明确表示,如果一个人能掌握100个思维模型,那么他就能比其他人更加聪明。这100个思维模型中,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那就是机会成本。

那么,什么是机会成本呢?

机会成本的标准定义是:在做一种选择或决策时,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所必须放弃的其他最好用途的价值。举个抽象的例子来说,为了选择A选项,你不得不放弃B1、B2、B3……等N个备选选项。在这些备选选项中,价值最高、最好的那个,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生活中常被提及的“此处失意彼处得意”,是否属于机会成本的一种体现呢?

以古代才子柳永为例,他虽未在黄金榜上夺得龙头,但却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他写下“何须论得丧”,表达出无需过分在意得失的哲学。“何须”与“无须”之间还是存在微妙的差异,“何须”是主观上的洒脱,而“无须”则更接近于客观层面的释然。

面对打击,柳永展现了非凡的自我调节能力。他并没有沉溺于失落之中,反而选择在烟花巷陌中流连忘形,寻求慰藉。他的这种选择,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明确的择人标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即便在失去名利的情况下,他仍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柳永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洒脱,实则蕴无奈。他以狂放不羁的态度面对人生,实际上是在与命运抗争。他深知有些东西是抓不住的,但他仍然选择奋力一搏,将所有不属于他的、他无法抓住的都视为浮名。在他看来,失意只是暂时的,情场得意同样能给人带来慰藉。人生的风景不只一处,失去一瓣花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整个春天。

柳永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即便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要学会在节节败退中寻找洒脱,将所有浮名视为过眼云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