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的话大全


上周去接孩子放学时,我偶然目睹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小女孩正在被五六位孩子围绕着,大家轮流送她手工饼干。这个小女孩在班级中有一个外号叫做“小太阳”,甚至老师都赞叹说:“这样的孩子谁见了都会想要宠爱。”而事实上,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备受大家喜爱的“团宠体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隐藏在家长的日常教育和培养之中。

在之前幼儿园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我深有感触。在一次午睡后,我看到一名小男孩将自己整齐地叠好被子后,还转身去帮助旁边的小姑娘系好了鞋带。这个举动立刻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注意,纷纷称呼他为“小班长”。幼儿园老师私下告诉我:“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才会有余力去照顾他人。”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我为大家提供一些实操建议:

从孩子入园前的半年开始,家长就应该训练孩子自己穿脱套头衫和分辨鞋子左右脚的能力。

准备一双带有魔术贴的“社交鞋”,这样可以帮助小伙伴们更方便地系鞋带,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让孩子每天收拾三件玩具后才能看电视或玩电子设备。

邻居家的妞妞刚转园时曾被孤立,但后来她妈妈每天带她玩“侦探游戏”,比如问:“滑梯那边穿红裙子的姐需要什么呢?”这种游戏让妞妞学会了观察和关心他人,现在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老师要发画笔了,并主动当小助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逛超市时,可以问孩子:“那个推购物车的奶奶可能需要什么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助人意识。

看动画片时暂停提问:“佩奇现在为什么不开心了?”这样可以教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绪。

准备一个便携观察本,记录下每天发现的新变化或新事物,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教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社交话术也十分重要。例如:“我现在在玩这个玩具,五分钟后就轮到你玩。”或者“你刚才推到我了,但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可以避免冲突,又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我观察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并不一定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反而是那些能够遵守规矩但又能创新的孩子。比如有一个孩子会在午餐后的散步时间发明“树叶寻宝游戏”,这样的创新玩法让全班都跟着他一起探险。

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家长们也可以准备一些情绪工具包:比如制作一个情绪温度计贴在床头,准备一个装有“魔法词语”的布袋以应对生气时的情绪爆发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矛盾。

最终得出结论:让孩子在人群中受欢迎的因素并不是他们身着的昂贵衣物或是掌握的才艺技巧所决定的是的他们父母日复一日的生活教养以及正确的培养方式才是关键。正如上次家长会上班所说的那句话一样:“每个受大家喜爱的孩子背后都站着那些看似‘装傻’却实则聪明的家长。”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适时地退后一步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更向前一步发展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