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
【成语名字】彷如行跛
【成语拼音】fǎng rú xíng bǒ
【成语注音】ㄈㄤˇ ㄖㄨˊ ㄒㄧㄥˊ ㄅㄛˇ
【成语释义】《荀子·修身篇》中言:“故步步不停,彷如行跛之人,亦能行千里。”此成语意指虽然行动不便,但只要坚持不懈,终究能达成目标,比喻在困难条件下仍能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战国时期荀子所著《荀子·修身篇》中记载:“故步步而不休,彷如行跛者千里之行,积土成山。”此典故后世引申出成语“彷如行跛”。
【成语用法】可作主谓式,用于谓语、定语,用于形容只要持之以恒便能获得成功的情形。
【近义词】毅力可嘉
【反义词】半途而废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中原大地的山林中,住着六匹骏马。由于土地贫瘠,它们决定离开家园去寻找更好的地方。然而在决定方向时,它们遇到了困难。这时,一只跛足的甲虫路过,告诉它们它要去一个叫乐土的地方。尽管六匹骏马对跛足甲虫的行程表示怀疑,但甲虫却自信满满地表示自己每一步都在前进,终会到达千里之外。最终,甲虫经过三年的长途跋涉,成功到达乐土,而六匹骏马仍在原地犹豫不决。
《荀子·修身篇》中还提到:“路虽远而不走不达,事虽小而不为不成。”即便是再小的成就也需要通过行动去实现。那些闲暇时间过多的人,即使能超越他人,也绝不会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