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讨厌的弟子是谁
佳事哉!常言道儒家重仁义,然孔门高才子贡却施展了一手绝妙权谋。其以巧舌如簧之技,竟使齐、吴、越、晋、鲁五国陷入混乱,犹如一锅乱麻。若此情此景置于今日,定能登上热搜之首,标题我亦已构思妥当——
《惊世奇闻!昔日圣门弟子竟成幕后,五国烽火竟由他点燃!》
观齐国之事,田常如老谋深算之狐,意图内部更替,唯恐手下反叛。然其眼见鲁国在旁,心生顾虑。子贡见状,心生一计。他径自前往吴国,对吴王夫差言:“大王,齐国欲攻鲁国,鲁为礼仪之邦,大王之威望不可坐视不理。”夫差听后,深觉有理,堂堂霸主之名,需彰显公道,遂即刻调兵以攻齐国。
子贡未止于此。他又赴越国见越王勾践,言:“越王啊,若吴国胜,下一刻便临汝国。”勾践听后心惊胆战,连夜商议对策。最终决定,以退为进——表面赠予吴国金银财宝,背后则秘密发展实力。子贡之谋略精妙绝伦,既令吴心北上,又为越国争取了宝贵时间。
更为精彩的是,他又至晋国:“晋听,若吴国胜齐,下一步必取汝国。”晋国听后,立即备战。结果如何?吴国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国,却在黄池被晋国巧妙反击,最终越国趁机而入,一举击败吴国。而鲁国?坐享其成!全程未出兵力,仅凭子贡之言保住了性命。
此番纷争中,谁最惨?当属吴王夫差。他自以为天下无敌,却成了他人手中的枪,最终被越国偷袭而亡,可谓悲壮至极。谁最获益?无疑是越王勾践。其卧薪尝胆十年,终得大胜之果。而子贡?功成身退,了无痕迹。事了拂衣去,回到鲁国继续他的儒商生涯。
在我看来,这哪里是儒家弟子所为?分明是春秋时期最为精妙的战略斡旋高手!无论是合纵连横还是远交近攻,子贡早已了然于胸。可惜后世只记其商才横溢,却忘了他才是真正的“言语之间灭一国”的头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