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简述50字


蝉解《庄子》第06期:《养生主》文字精读版

在庄子亲著的内七篇中,《养生主》是最短的一篇,字数虽少,但结构简单,前后两段话,加上中间四个寓言,典型的总-分-总的结构。但也是主旨最难把握的一篇文章,一不留神就会读偏。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养生主》真正的主旨。

文章标题就有分歧,存在两种解释:“养生-主”和“养-生主”。意思截然不同,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古人注释里,更多的是认为后者,“养-生主”。但到现代,前者“养生-主”占了主流,不知是否与“养生热”的兴起有关。

说这篇文章讲的是“养生”,证据也很充分。例如第一段里有句话,叫“缘督以为经”。很多人解释为“督脉”,尤其是者,这种倾向更为明显。

再看“缘督以为经”之后的四句话,“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显然是讲“养生”的,对吧?

而在“庖丁解牛”这个寓言里,通过庖丁完美的杀牛技术,瞬间把一头活牛分解完毕,然后又讲了一番他的“杀牛经”之后,魏惠王怎么说的?“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还是“养生”的主题。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我个人支持第二种观点,庄子这篇文章,养的是“生主”。所谓“生主”,即“生命的主人”,就是上一篇《齐物论》讲的“真君”“真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性”“真我”。

庄子文章虽然恣肆,貌似东一句、西一句的,但他的主旨始终是非常明晰的。每篇文章都可以用一个大众熟悉的词汇来概括。比如《逍遥游》的“心量”,《齐物论》的“分别”。那么,《养生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养生主》都讲了些什么。开头就是千古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等等。接着讲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两句话之后就是“缘督以为经”以及四个“可以”。

中间的四个寓言非常精彩,我们只说重点。庖丁的技艺高超到什么程度呢?庖丁杀牛可以让皮肉骨瞬间瓦解,“如土委地”,这个画面大家不妨脑补一下。

其他人杀牛,一年换一把刀的就算是好手了,菜鸟几乎每月都得换刀,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杀了几千头牛了还崭新锃亮跟新磨过的一样。他怎么做到的呢?庖丁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成语“游刃有余”就出自这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高手的境界。但这个寓言有个很大的问题,就像南老师说的:庄子讲得好好的,教人养生活得长,活得舒服,可是为什么弄一段杀牛的来讲?你说怪不怪!

大家觉得怪不怪呢?我们接着看下去。第二个寓言是说一个叫公文轩的人见到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右师的人。以此引出天生的与人为的的问题讨论。这个寓言比较简单直白易懂大家应该能理解它的意思就不再细说了。

第三个寓言是说野鸡的虽辛勤劳作但未必活的快乐因此活得不自在即使有神力也是没用的因为这些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它所表现的是不强而强的大道直解让人们在阅读后陷入思考人生的迷雾当中同样也可以映当时社会的状况即如果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活那他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权力也未必能真正地感到幸福和满足。

最后庄子以秦失吊丧的寓言来结束全文告诉我们如何看待生死这也是个很深刻的话题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他告诉我们要懂得放下生死看得开生死之事这也是一种大智慧吧。

以上就是《养生主》的全部内容了咱们回头看这几个寓言哈从杀牛的厨师讲到缺条腿的又从游荡的野鸡讲到吊丧的怪人加上前后两段话乍看上去一团乱麻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只有找到其中的关联我们才能确定《养生主》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高明的文章往往都是这样话不一下子说透让读者自己去悟庄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