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输的很惨的成语
文/文化探索者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电视台大型的励志挑战节目《勇攀高峰》中,有一期特别环节,让参赛者从30组常用短语中挑选出两个虚假成语。这其中,出现了一些容易令人误解的选项,比如“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
这两组词语,初听之下难道不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语吗?竟有可能是成语!连主持人手中卡片里常有的“学问大师”撒贝宁都一度误以为这两个不是成语。但是事实就是,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确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其定义十分清晰,它指的是大众广为传诵、有特定形式的短句或词语,大多数是四个字,但也有些成语字数稍多。如三个字的“瓮中鳖”、“落水狗”,五个字的“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以及六个字的“既来之,则安之”。
判断一个词语是否为成语,不能单纯看其字数或凭直觉判断。关键在于它是否从古代流传至今,是否承载了一个故事或典故。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再来深入探讨一下“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的真正含义。
“喝西北风”源于清朝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述的是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吹着冬天的寒风度日的生活状态。这个词语已被官方字典收录为正经的汉语成语。
同样,“加减乘除”源自明朝王九思的《端正好·次韵赠邵晋夫归隐》。其本意是指算术中的四种基本运算方法,比喻对事物的深思熟虑。它也是官方字典中正式承认的汉语成语。
除了这两个容易让人误解的成语外,还有一些看似与成语不搭边的词语背后也隐藏着有趣的故事。例如“令人喷饭”,这个词语曾因在《》现而引发了讨论。
“令人喷饭”其实并非的调皮之举,它来源于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篇散文。文章描述的是一件让人笑得饭都来的趣事,它同样是官方字典中认可的成语。
还有更为复杂的成语版本,其表面文字与实际意思相差甚远。如“惨绿少年”、“博士买驴”、“冬日可爱”等。
惨绿少年?是指穿着绿色衣服的少年吗?错错错!
“惨绿少年”一词出自唐朝张固的《幽闲鼓吹》。它描述的是当时一个叫潘孟阳的人为了打消母亲的担忧而设宴请客的故事。潘母观察后特别提到末座的一位“惨绿少年”,并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惨”在这里通“黪”,意为颜色暗淡,与悲惨无关。“惨绿少年”是指穿着浅绿色衣服的少年。
博士买驴?博士在买驴子时做什么?难道是在做驴肉火烧?错错错!
“博士买驴”这个成语出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这里的博士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学位称号,而是古代官名。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博士在买驴时写契约时写得冗长却未涉及重点。
后来,“博士买驴”这个成语就用来讽刺那些写文章时废话连篇、不切重点的人。
冬日可爱?冬天就很可爱吗?不包天、夏天、秋天吗?错错错!
“冬日可爱”源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其含义并非冬天本身可爱,而是比喻人的态度亲切温和、值得亲近。因此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人有关,而非与季节有关。
以上仅是众多独特而有趣的成语中的几个例子。如“夜哭”、“谈何容易”、“从井救人”、“一龙一猪”等成语背后也都有其独特的典故和含义。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容易被误解或有趣的成语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解!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