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间一起玩的脑筋急转弯歌词


高考闭幕后,被学子们视为“二次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于十日启幕。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情况如何?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依据阳光高考信息公台此前发布的名单,共有九十余所高校在2018年通过了自主招生的报名审核。

自主招生题目丰富多样,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

与高考不同,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测试主要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其考题一直以创新见长。

以清华大学为例,考题涉及空气污染和生活常识。该校不仅考察了考生的数学与逻辑、理科综合(物化)和文科综合(文史)等科目,还在化学科目中特别关注了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如“哪些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如何测出其中含量?地球的臭氧含量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元素?”等题目,让考生在化学领域进行深入思考。

再来看南京大学,其文综延续了前几年的“大综合”模式,其中一道题目引用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72变”来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出材料中反映的共同现象,并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

各高校自出考题,展现特色选拔机制

南京医科大学在考试中设置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在30秒内,考生需要手持线绳的两端打尽可能多的结。这样的操作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考察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中山大学则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面试考题中,如“高考应不应该取消外语考试”、“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医生”等。而华南理工大学的一道考题更是让考生大跌眼镜:“周杰伦歌词‘成双’中‘成双’指的是什么?”这类考题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考察了他们的分析能力。

多所高校尝试新形式自主招生,有的破格录取特殊人才

除了常规的考试形式外,部分高校也在尝试新的招生方式。武汉大学今年首次采用远程机考的形式进行笔试,以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而四川大学则首次启动了“网络安全卓越人才计划”,对于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学校可破格录取,不受高考分数的限制。四川农业大学则在自主招生专业中新增了金融学等专业,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自主招生竞争激烈,录取率持续走低

近年来,随着自主招生报名人数的增加,录取率却持续走低。尽管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计划总体稳定,但因为考试难度降低、分数区别度减小,依然有大量学生热衷于参加自主招生。据调查,自身综合能力较强及某方面有特长是促使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主要原因。

你参加今年的自主招生了吗?你觉得考题难度如何?对于录取率的问题你怎么看?

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不仅在考题上各具特色,而且在选拔机制上也在不断创新。虽然竞争激烈,但依然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这体现了高校对于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