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这词儿源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形容时光飞逝,夏日已至的感慨。
“忽而今夏”,这短短四个字,蕴含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深深感慨。它源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句是“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登楼意,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虽未直接出现“忽而今夏”,但全词弥漫着一种时序更迭、羁旅漂泊的伤感,与“忽而今夏”所表达的夏日骤至、物是人非的怅惘异曲同工。
这四个字精准地捕捉到了人们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与恍惚。似乎还在回味春日的绚烂,转眼间,暑气已悄然爬上枝头,蝉鸣渐起,绿荫成浓。它道出了那种在忙碌或慵懒中不经意间,猛然惊觉季节已到盛夏的心境。这其中既有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也有一丝对夏日到来时的复杂情绪——或许是欣喜,或许是伤春悲夏,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怀。柳永的词作以其婉约深情,赋予了“忽而今夏”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表达夏日来临之际,那种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之感的经典用语,触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