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我长大了》
教育,犹如树与树的共鸣,云与云的对话,以及灵魂对灵魂的唤醒。而“成长后我成你”,是每一位师范学子光荣成为教师后,所获得的崇高荣誉。
今年9月10日,不仅是全国第40个教师节,也是长沙幼师高专23届毕业生以正式教师身份庆祝的第二个教师节。经过一年的初体验,他们又有何样的领悟与蜕变呢?
“00后”与“15后”的温暖师友关系
在2023年的炎夏,长沙幼师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名叫罗羽昕的23届毕业生顺利通过岳阳市教师考试,踏入了一个新的工作殿堂——幼儿园。她的第一步走得稳稳当当。
初入职场的罗羽昕被分配到中班,这里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从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到牢记每位小朋友的性格特点,她逐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特别是在探索了4-5岁孩子的特征后,她认识到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更加注重个性展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拥有强烈的社交需求。
罗羽昕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针对性教育。在表演活动中,她为那些渴望表现的孩子提供跳舞、唱歌的机会;在活动中鼓励那些安静内向的孩子开口表达。经过时间的磨合,她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与一位5岁男童的交往让她收获颇丰。这位小男生常常自言自语,不与其他孩子交流,也不愿与老师沟通。为了帮助他融入集体,罗羽昕经常与他聊天、玩游戏,引导他敞开心扉、换位思考。在她的陪伴下,小男孩逐渐变得情绪稳定,并愿意与她分享心事。
从“稚气未脱”到“贴心教师”
因工作调整,罗羽昕来到了小班。面对新入园的孩子,她以温暖和爱心迎接他们。通过手指操、绘本故事和游戏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她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每当有孩子因不舍父母而哭泣时,她总会温柔地安抚他们。
虽然在父母眼中她还是个孩子,但在工作中她变得成熟而细心。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孩子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也让她收获了深深的信赖。
“学前之花”的成长之路
罗羽昕的故事是无数“学前之花”们成长的缩影。今年夏天,又有数百名24届学前教育学院毕业生踏上了教师岗位。他们用青春的力量践行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学院在传承中不断前行。自升格为高职高专以来,学院更加深入地融入了湖南的发展大局中。学院聚焦儿童发展、深耕幼儿教育领域,坚定地走上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教育事业如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我们见证了每一朵花的成长和绽放。就像罗羽昕的成长一样,“学前之花”们正在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正如罗羽昕所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