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挺好的朋友突然不理你了
朋友的存在在人生路上极为重要,友情的力量甚至超越亲情和爱情,带来无尽的鼓舞和力量。有些人视朋友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认为一两个好友便足矣,而有些人则认为朋友越多越好,这也许是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但朋友的存在更像另一个自我,因为人们往往会被吸引到与自己相似的人身边。真正走进内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只有与这样的朋友相处,才能真正体会到友情的可贵。
当生命中重要的朋友逐渐疏远时,内心难免会感到不适、委屈和遗憾。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过程,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失去后的缺失感不容忽视。但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曾提到,朋友就像磁石吸引来的铁片、钉子等,只要相吸,就能聚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与自身的性格和价值观有关。当朋友之间逐渐疏远,可能是因为共同话题的减少或不再处于相同的频道上。
对于个人而言,朋友的离开有时也是一件好事。高晓松曾提到删除微信好友列表中的某些好友,他认为人到中年,没必要在沟通不来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朋友,最初成为朋友是因为相处愉快,希望友情能长久持续。但现实告诉我们,有些朋友不知何时开始减少了联系,不再分享心声,见面时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亲近。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分享了自己交朋友的经历,他曾在农村交了众多朋友,那时朋友们无话不谈。但随着名气的增大,围绕他的人很多,但他明白有些人是冲着他的名气而来,并非真心待他。如何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门学问。真正的朋友可以在对方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无需伪装或迎合。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风光时,身边的朋友会很多,但当你遭遇低谷时,才能真正分辨出谁是真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得失而改度,会在你得意时提醒你,失意时拉你一把。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
面对疏远的朋友,我们应该学会释怀和看淡。真正的朋友是走不散的,而能走散的朋友,再勉强去维持也没有意义。与其在一个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真正值得交往和珍惜的朋友身上。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朋友是春天的花,到了冬天就没有了。这是在告诉我们要看淡人生中朋友的分分合合,这是真实的人生。